鈣質怎麼補?微米鈣、吡酮酸鈣是什麼?一次了解補鈣新選擇

鈣質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礦物質,對維持骨骼發育很重要,但市面上的鈣質補充品種類繁多,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呢?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類型鈣質的特性與吸收機制,特別聚焦於新型態的鈣質補充選擇,包括微米鈣、吡酮酸鈣與胺基酸螯合鈣(富胺鈣)等,幫助您了解如何更有效地補充日常所需的鈣質營養。

鈣質是什麼?有什麼功用?
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礦物質,約有99%的鈣儲存在骨骼與牙齒中,其餘則分布於血液與組織液中。除了維持骨骼與牙齒健康外,鈣質還參與多種重要生理功能,包括肌肉收縮、神經傳導、心跳節律維持及血液正常凝固反應等。
當日常飲食中長期攝取不足時,身體會從骨骼中釋放鈣質以維持血液中的鈣濃度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骨質密度下降。因此,適量補充鈣質對維持整體健康至關重要。
缺鈣的常見症狀
- 容易抽筋、手腳麻木
- 骨骼與牙齒密度下降
- 肌肉無力、關節不適
- 注意力下降、易疲倦
- 兒童成長發育緩慢
這些情況常見於飲食不均、乳製品攝取少、或特定生理時期(如青少年、孕婦、更年期女性、老年人),因此日常適量補鈣相當重要。
鈣質食物有哪些?日常補鈣這樣吃
想透過天然食物補鈣,可以多攝取以下食材:

- 乳製品:牛奶、優格、起司
- 豆製品:豆腐、豆漿、黑豆
- 深綠色蔬菜:芥藍、小松菜、莧菜

- 堅果種子:芝麻、杏仁、奇亞籽
- 小魚乾、含骨魚罐頭
- 強化鈣植物奶與營養麥片
若無法從日常飲食攝取足夠鈣質,也可考慮選擇吸收率高、腸胃友善的鈣補充產品,如微米鈣、吡酮酸鈣或胺基酸螯合鈣等。
鈣質補充有哪些種類?傳統與新型鈣質比較
鈣質類型 | 特點 | 吸收率 | 適合族群 |
碳酸鈣 | 含鈣量高(約40%),價格經濟 | 約25-30%,需胃酸輔助吸收 | 一般成人,胃酸正常者 |
檸檬酸鈣 | 不需胃酸即可吸收,溫和 | 約30-35% | 長者,胃酸分泌不足者 |
微米鈣 | 顆粒細小,溶解度高 | 約40-45% | 需快速補充鈣質者 |
吡酮酸鈣 | 與能量代謝相關,胃腸耐受性較高 | 約45-50% | 運動者,需能量代謝支持者 |
乳酸鈣 | 來源天然,溫和不刺激 | 約40-45% | 兒童,腸胃敏感者 |
胺基酸螯合鈣 | 與胺基酸結合,吸收率高 | 約60-80% | 各年齡層,需高效吸收者 |
傳統的碳酸鈣雖然含鈣量高,但需要足夠的胃酸才能有效吸收,且容易造成腸胃不適。新型鈣質如微米鈣、吡酮酸鈣、乳酸鈣和胺基酸螯合鈣則具有更好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,適合不同需求的族群。
微米鈣是什麼?特色與補充建議
微米鈣是經過特殊加工技術,將鈣質顆粒縮小至微米級(約1-10微米)的鈣補充品。由於顆粒極小,表面積大幅增加,因此具有更好的溶解度和吸收效率。
微米鈣的主要特色包括:
- 顆粒細小,溶解速度快
- 不需依賴胃酸即可有效吸收
- 腸胃負擔較小,不易引起不適
- 適合需要快速補充鈣質的情況

微米鈣適合胃酸分泌不足的長者、孕婦或需要快速補充鈣質的人群。建議飯後30分鐘食用,可提高吸收效率。
吡酮酸鈣是什麼?了解這種新型鈣質來源
吡酮酸鈣是將鈣與吡酮酸(人體能量代謝過程中的重要中間產物)結合而成的鈣補充品。這種結合不僅提高了鈣的吸收率,還可能對能量代謝有輔助作用。
吡酮酸鈣的獨特優勢
- 與能量代謝系統協同作用
- 胃腸耐受性較高
- 適合運動人士和需要能量支持的族群
- 對傳統鈣補充品敏感者的替代選擇
吡酮酸鈣的吸收不受食物中草酸、植酸等因素影響,可與餐食同時服用。對於運動愛好者或需要同時支持能量代謝的人來說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L-發酵型乳酸鈣的補充建議
L-發酵型乳酸鈣是通過乳酸菌發酵過程產生的鈣質形式,具有天然、溫和的特性。這種鈣質與人體內環境相容性高,不易刺激腸胃。
- 來源天然,對腸胃溫和不刺激
- 適合兒童與腸胃敏感族群
- 可與乳酸菌產品協同補充
- 吸收過程穩定,不易造成鈣質波動

L-發酵型乳酸鈣適合日常長期補充,特別是兒童、孕婦和腸胃敏感者。建議在餐後服用,可搭配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一起食用,有助於腸道環境的平衡。
胺基酸螯合鈣的吸收特性
胺基酸螯合鈣是目前被認為吸收率最高的鈣質形式之一,它通過特殊螯合技術,將鈣離子與胺基酸結合,形成穩定的螯合物。這種結構使鈣質能夠更有效地通過腸道吸收,不易受食物中其他成分的干擾。
富胺鈣的獨特配方
富胺鈣採用胺基酸螯合技術,將鈣質與胺基酸結合,提升吸收率且溫和不刺激,適合長期補充需求。其獨特之處在於一次提供四種優質鈣源:
- 微米鈣 - 顆粒細小,溶解迅速
- 吡酮酸鈣 - 與能量代謝協同配合
- L發酵型乳酸鈣 - 天然溫和
- 胺基酸螯合鈣 - 高吸收率
此外,富胺鈣還添加了鯊魚軟骨、第二型膠原蛋白、葡萄糖胺和CPP酪蛋白磷酸胜肽等輔助成分,提供很好的營養補充。
胺基酸螯合鈣的吸收率可達60-80%,遠高於傳統碳酸鈣的25-30%。這種高效吸收意味著即使攝取較少的劑量,也能獲得更好的補充效果,同時減少腸胃負擔和不適感。

哪些族群需要特別補鈣?

成長期兒童
處於骨骼快速發育階段,需要充足鈣質支持身高增長和牙齒發育。建議選擇溫和易吸收的鈣質形式,如L發酵型乳酸鈣或胺基酸螯合鈣。

女性
尤其是懷孕期、哺乳期和更年期前後,鈣質需求量增加。更年期後骨質流失加速,需要高效吸收的鈣質補充,如胺基酸螯合鈣。

年長者
隨著年齡增長,鈣質吸收能力下降,同時骨質流失加速。建議選擇不依賴胃酸的鈣質形式,如微米鈣、檸檬酸鈣或胺基酸螯合鈣。
其他需要注意補鈣的族群
- 乳製品攝取少者:如乳糖不耐症患者、純素飲食者
- 長期服用特定藥物者:如類固醇、某些抗癲癇藥物
- 吸收不良症候群患者:如克隆氏症、腸炎等
- 運動員:高強度運動可能增加鈣質需求
補鈣要注意什麼?搭配建議與常見迷思
補鈣的正確方式
- 分次補充:一次大量補充鈣質,吸收率會下降,建議分次服用
- 搭配維生素D:有助於鈣質吸收,可選擇同時含有維生素D的產品
- 適當運動:負重運動有助於骨骼健康,增強鈣質利用
- 均衡飲食:確保攝取足夠的鎂、鋅等協同礦物質
補鈣的常見迷思
- 迷思:鈣質越多越好
事實:過量補充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 - 迷思:所有鈣質補充品效果相同
事實:不同形式的鈣質有不同的吸收率和適用族群 - 迷思:年輕人不需要補鈣
事實:年輕時期是骨質密度累積的重要階段
補鈣的最佳時機
不同類型的鈣質有不同的最佳服用時間:
- 碳酸鈣:餐中或餐後服用,需要胃酸協助吸收
- 檸檬酸鈣、乳酸鈣:可空腹服用,不依賴胃酸
- 胺基酸螯合鈣:餐後或睡前服用均可,吸收不受食物影響
- 微米鈣:餐後30分鐘服用效果較佳
常見問答:補鈣選擇與補充時機
Q1:微米鈣與碳酸鈣有什麼差別?
微米鈣是經過特殊加工,將顆粒縮小至微米級的鈣質,表面積大幅增加,因此溶解度和吸收率更高(約40-45%)。而傳統碳酸鈣雖然含鈣量高,但顆粒較大,吸收率較低(約25-30%),且需要足夠的胃酸才能有效吸收。微米鈣更適合胃酸分泌不足的長者或需要快速補充鈣質的人群。
Q2:吡酮酸鈣適合兒童或長者嗎?
吡酮酸鈣對兒童和長者都是安全的選擇,但它特別適合需要同時支持能量代謝的人群,如運動愛好者或活動量較大的兒童。對於長者,由於吡酮酸鈣不依賴胃酸吸收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不過,對於特別年幼的兒童,可能更推薦L發酵型乳酸鈣,因為它更溫和且來源天然。
Q3:胺基酸螯合鈣真的比較好吸收嗎?
研究顯示,胺基酸螯合鈣在某些試驗中吸收率較高,這是因為胺基酸螯合技術將鈣離子與胺基酸結合,形成穩定的螯合物,能夠更有效地通過腸道吸收,且不易受食物中草酸、植酸等成分的干擾。富胺鈣採用這種先進的胺基酸螯合技術,將鈣質完整包覆於胺基酸中,使其保持生物活性,提供更好的鈣質補充。
Q4:發酵型乳酸鈣每天補充可以嗎?
是的,L發酵型乳酸鈣來源天然,對腸胃溫和不刺激,適合日常長期補充。它與人體內環境相容性高,吸收過程穩定,不易造成鈣質波動或腸胃不適。對於兒童、孕婦和腸胃敏感者尤其適合。建議按照產品說明的建議劑量補充,通常在餐後服用效果較佳。
Q5:補鈣有最佳時間嗎?睡前吃可以嗎?
補鈣的最佳時間取決於鈣質的類型。對於胺基酸螯合鈣(如富胺鈣),睡前補充是很好的選擇,因為夜間是新陳代謝活躍時期和重建的重要時期,此時補充鈣質可以提供充足的原料。富胺鈣的建議食用方式是:12歲以下睡前1顆,12歲以上睡前2顆,需要時可於早餐後增加一次。不同類型的鈣質有不同的最佳服用時間,建議參考產品說明或諮詢專業人士。
結語:選對鈣質,讓日常營養更完善
補鈣不只是吃多,而是吃對。了解不同類型鈣質的特性和適用族群,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補充方式。微米鈣、吡酮酸鈣、L發酵型乳酸鈣和胺基酸螯合鈣等新型鈣質,以其更高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,為現代人提供了更多元、更有效的鈣質補充選擇。
富胺鈣獨特的四合一配方,結合了微米鈣、吡酮酸鈣、L發酵型乳酸鈣和胺基酸螯合鈣的優勢,並添加了多種輔助成分,提供全方位的骨骼營養支持。無論是成長期兒童、特殊生理階段的女性,還是需要維持骨骼健康的年長者,都能從中獲益。
發表評論